当前位置:主页 >> 天下奇闻 >> 历史秘闻

夙夜-《宋史》里的士庶人婚礼

2023-06-20 18:32:02| 来源:| 编辑:| 点击:27次


金秋时节,物产丰阜,佳节连连。很多人把结婚这样的终身大事安排在这个时候举办。古人的婚礼,大家都在影视剧中看得多了,可实际记载在史籍中的讲究却是和我们习惯中想象的有很大不同。今天我们先看《宋史》

中国古代的婚礼在周代的时候完善地制定并分为六步: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

《宋史》里的士庶人婚礼

纳采。男方派媒婆拿大雁作为礼物来女方家表示求婚之意。女方以收礼或拒收来表示接受可否。

问名。男方使者拿雁询问女子的出生年月日及姓名。男方会先将自己的生辰八字准备好,交给媒婆给予女方,女方接到生辰八字时,也要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给媒婆转交给男方。

纳吉。问名之后,归卜于庙,看是否吉利。纳吉即小聘。

纳征。卜而得吉,再派媒婆告诉女方,并致聘礼,女方收礼,才算成立。这是六礼中重要的仪式。

请期。男方欲娶,卜得吉日,拒输使媒往女方家告请,女方收礼允诺。婚礼仪式进行于此已大致完成,请期就是今天的订婚。

亲迎。子承家长之命迎娶新人。

《宋史》里的士庶人婚礼

下面是《宋史》礼志-士庶人婚礼中记载的一段分享给大家。

宋代老百姓的婚礼比起周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。其中问名礼合并在纳采礼中,请期礼合并在纳成(征)礼中。变成四个步骤,纳采(和问名)、纳吉(和纳征)、请期、亲迎。

这里可以看到宋代的婚礼和现在的客家传统婚礼几乎是一样的。

纳采(和问名)就是今天的相亲。

纳吉(和纳征)就是今天的“细(xi)看”,就是互相见对方家长。

请期就是今天的“大看”,就是双方家长讨论和确定婚礼的时间和安排。

亲迎就是今天的“接新娘”。

《宋史》里的士庶人婚礼

没有大雁为礼的,读书人(尚未有功名者)可以用羊来替代,普通人家则用鸡或鹅来替代。

用辞称呼为“吾子”

亲迎这天早上,男方在大厅的东侧的北墙上设置神位。这一点和大家通常认为的在大厅正中设置神位是很大不同。

女婿的父亲,原文是“婿之父”,穿着吉服,向神位叩两拜,祝祷:“某子某,年若干,礼宜有室,聘某氏第几女,以某日亲迎,敢告。”

翻译过来就是“张三的儿子张小三,今年十八岁了。按礼应该娶老婆了。现在和老王家说好了,今天去迎娶他家第三个女儿。在这里敬告列祖列宗保佑!”这要是没读过点古文,不要说宋代,就是现代,也未必个个能够背得下来,到头还是要拿着稿子念才是。

新郎官将要出门的时候,做父亲的坐在大厅里南向。

新郎如果是读书人或是官员子孙,可以穿九品的服饰;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就只能穿黑色的“皂衫衣”,头戴折上巾。

这里又看出很影视剧里的很大不同,新郎不是穿红衣,也不是穿状元服,新郎只能穿黑色的衣服。

《宋史》里的士庶人婚礼

新郎站在父亲的西侧,面朝东南方。

赞礼者端一杯酒给新郎,新郎再拜,跪下来接酒。

赞礼者在桌上摆设菜肴,新郎举起酒杯喝完就坐下来吃食。吃完就站在父亲面前行礼。

新郎行完礼。父亲就说:“釐尔内治,往求尔匹。”

这句的大体意思就是“处理好你的内务,求娶适合你的配偶”。比上面的那段还要古老,好在很短,鹦鹉学舌般总能记住。

新郎向父亲行礼表示接受教诲,“敢不奉命”,然后又拜一下,退出大厅。

女方这边一样由主持掌事人在厅中摆设酒筵。

新郎来到女家,赞礼的人引导新郎就位。

掌事人设神位,新娘的父亲接受新郎的行礼。

新娘身穿盛装在房中站立。

新娘的父亲来到房门外的左侧站立,面朝右侧。

赞礼者给新娘授酒,新娘拜受,然后吃完酒筵。

新娘的父亲走到大门台阶下,新郎来到面前。新娘的父亲引导新郎登上大门台阶,来到大门前,作揖请新郎入内。新郎回一揖,跟着岳父身后进入。

这里的用辞很有意思,用“宾”来指新女婿,用“主人”来指老岳父。

“主人升东阶,西面;宾升西阶,进当房户前,北面。”

掌事者把大雁放在台阶上。

《宋史》里的士庶人婚礼

新郎说:“某受命于父,以茲嘉礼,躬听成命”——我听从父亲的指命,送上大雁为礼,躬请你允许我的求婚。

老岳父回答:“某固愿从命。”新郎再拜,下台阶离开,老岳父站在台阶上送。

新娘出门的时候,做父亲的训诫:“往之汝家,无忘肃恭。”做母亲的训诫:“夙夜以思,无有违命。”诸位伯母叔母申劝:“无违尔父母之训。”

新娘出了娘家门,新郎先一步赶回婆家,站在大门口迎接新娘。

新娘进门,赞礼者引导她面对大厅正中站着。新郎面对新娘站着,作揖。然后一起进入新房。

这里就不像我们在影视上看到的,夫妻东西对立,拜天地父母的情景。更多体现了夫尊妇卑的礼制。

掌事者在新房内设座位给新郎新娘面对面对坐。

赞礼者为新人斟酒,新人对饮三杯。然后新人对拜,赞礼者撤去酒筵。

后面的就是洞房花烛夜,自古无异同了!

《宋史》里的士庶人婚礼